I am Article Layout

請選擇一項

本內容僅供中介機構使用

您是否 個人投資者 或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consultants?

瑞士百達大趨勢投資框架

04. 2023

大趨勢:從長期增長動力到投資主題

大趨勢是一些定調未來世界的強大力量,它來自社會、人口、環境和技術變革,同時也是我們主題投資策略的核心。

以主題投資作長期增長型投資

瑞士百達資產管理主題股票投資的一大特點是它聚焦於那些能夠提供長期卓越增長動能的經濟領域——那些被強大變革力量(即稱爲“大趨勢”)掀動而受惠的行業。

我們相信大趨勢——社會、環境、技術和地緣政治的變化,是長期收入和收益增長的主要來源。因此,它們也對長期投資回報造成影響。這正是為什麼我們以大趨勢作為每個主題股票投資組合的基礎。然而,要識別、分析和監測長期增長機遇並不容易。這任務非常複雜,亦需要豐富經驗和廣泛的技能。


瑞士百達資產管理與位於丹麥的全球研究和諮詢機構哥本哈根未來研究所(CIFS) 的專家合作,構建了一個大趨勢框架,以應對該問題。與此同時,我們亦借鑒瑞士百達13個主題顧問委員會的洞見。委員會由業界翹楚和學者組成,有助我們監測正在改變世界的結構性趨勢,並確保我們投資主題及其投資機遇密切相關。

何謂大趨勢?


大趨勢是塑造我們未來世界的強大的社會經濟、環境和技術力量。例子包括經濟的虛擬化、城市的急速擴張和地球自然資源的消耗等,這些結構性趨勢改變了國家治理、公司經營和人們生活方式。大趨勢為一些模式靈活的企業創造商機,但也為另一些公司帶來了風險。

若要定義一種趨勢為可投資的大趨勢,則必須展現其在未來10年或更長時間,對全球經濟的大部分領域能產生持續影響的潛力。而且,該趨勢必須成為長期增長的催化劑,並衍生新的商機。

瑞士百達全球趨勢精選框架

瑞士百達資產管理在與CIFS在長達十多年的合作基礎上,針對主題股票投資組合量身定制,共同開發了一個可投資的大趨勢框架。CIFS在大趨勢領域以專業知識著稱。該框架涵蓋了我們認為符合投資目的的細分領域。它將大趨勢定義為長期增長的驅動因素,並容許對我們投資主題中的大趨勢演變進行有系統性的、實證的的追蹤。

該框架由21個大趨勢組成,分為6個組別,其中一些大趨勢囊括額外的細分趨勢。每個大趨勢的詳細解釋請見附錄。

Pictet framework v1_TC-HK
資料來源: 瑞士百達資產管理,2022年

如何使用此框架

第一步首先要確定每個大趨勢在多大程度上建構主題領域中每個部分的長期增長動力。這項分析在投資團隊內部進行,有時或會邀請CIFS和各自的專題顧問委員會參與。評估在投資組合層面進行整合,並從中篩選5至8個最重要的大趨勢。瑞士百達資產智能城市策略的結果如下所示:
智能城市策略與大趨勢的相關性
Megatrend mapping v1_TC-HK2
資料來源: 瑞士百達資產管理,2022年
第二步,通過選擇與當前主題相關的指標來追蹤所選大趨勢的演變。這過程雖然並不頻繁——通常最多每年一次——但它可成為驗證主題部分長期投資論點的基礎,並隨著時間演變對主題領域進行調整。

智能城市策略的城市化大趨勢追蹤

城市化預計將會是未來持續幾十年的大趨勢
Urbanisation_TC-HK
資料來源:聯合國,2018年修訂版。根據聯合國的術語,更發達的地區包括歐洲、北美、澳洲紐西蘭和日本。欠發達區域包括非洲、亞洲(除日本)、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加上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波利尼西亞。
建築效能相關的投資將會增加
Energy_TC-HK
資料來源: 國際能源署

附錄:深入研究個別大趨勢

大趨勢組別:經濟

經濟增長

由生產力增長推動的人均(實際)收入增長趨勢。或會掩蓋日益擴大的差距。突出世界經濟/人口的收入增長細分趨勢,包括新興市場收入趨同,以及女性收入增長步伐加快。

商業化

傾向更加頻繁地將商業/市場價值依附於社會中曾經隱含、隱藏或管理這些價值的部分。其中包括:私有化、二手市場和外部性定價的細分趨勢。

服務經濟

服務業(非農業或製造業)在全球產量中所佔的份額呈結構性上升趨勢。這種轉變對中國經濟的結構造成影響。細分趨勢包括:金融化(金融部門的拓寬和深化),知識社會(經濟和社會關係中蘊含的知識內容越高,資訊和知識在社會的價值就越高),一切即服務(轉向基於訂閱的商業模式)。

專業化和複雜性

經濟增長並不僅意味著一個原本固定的經濟體系規模日漸擴大。更多的是與活動的日益多樣化、複雜性和專業化有關。日益增加的複雜性推動了一系列服務的需求,以助我們駕馭它。

大趨勢組別:科技與科學

虛擬化和去物質化

是指以數碼過程取代物理物件和過程的趨勢,包括入口網站、移動應用程式、雲端服務等領域。

人工智能與電腦計算能力

以機器爲本取代人工的努力/工作的趨勢。當中包括機器人化以及正以人工智能成為主導形式的自動化。經濟受益於績效和生產力的提高。然而,迅速的變化為當前的勞動力創造了適應/重整的挑戰。不斷增加的計算能力與這一趨勢緊密相連。雖然在傳統範式(摩爾定律1)下計算能力的增長或會失去動力,但量子計算的商業應用應該在這個十年開始接班。

更大的互聯性

世界的聯繫日益緊密。包括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和物與物之間的連接(IoT)。更快的速度、可靠性和頻寬是趨勢的一環。

生命科學與應用

在生命科學、生物化學、基因組學、表觀遺傳學、神經科學、微生物組研究等生物學各個領域,基礎研究和圍繞生物體的研發將繼續快速推進。

新的原材料

人們對以最低的經濟和環境成本獲取最高品質和性能材料的需求引致製造和技術的突破。材料技術的進步,包括納米技術,日漸被視為解決環境和健康挑戰的潛在可行方法。


[1] 1965年, Gordon Moore預測,電腦晶片上的電晶體數量每年將翻一倍。1975年,他將自己的預測修改為每兩年一次。自那時起,這就發展成為業界的指導原則,以降低成本並提供更效能更强的半導體晶片。

大趨勢組別:社會

日益增長的差異

日益嚴重的經濟和社會不平等或會推動消費者和政治行為,但也會導致經濟中不同細分市場部門之間的增長差異。儘管衡量不平等的統計方法存在爭議,但有一種看法認為,不平等的情況正在惡化。此外,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加劇了短期內不平等,如果技術加速帶來的生產率增長不均勻,情況可能會在未來惡化。

關注健康

在個人和公共層面,社會對健康考慮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當中包括更加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預防性醫學、精神健康、公共衛生的優先要務(包括流行病的預防和生物安全)。

個性化和賦權

對個人特徵和偏好的關注日益增加,並在某些方面賦予個人更大的權力,以塑造消費者多個方面的行為。細分趨勢包括:DIY社會、對機構的信任減退/自我賦權、個人定制化。

大趨勢組別:人口分佈

城市化進程

集聚的優點引致了農村和城市之間的生產力差異。在個人層面,更多的就業機會、社會福利和服務以及網絡效應是城市化的強大驅動力。這一趨勢預計將持續到2050年。然而,本趨勢的性質似乎正在產生變化(至少在發達國家),由於新冠疫情激發人類反思,人流更多地流向郊區,而非中央商業區。

代際變化

影響每代人的因素可以追溯自他們的世代規模、社會經濟條件、科技變革以及戰爭環境追溯。這些潛在因素決定著每一代人如何與全球經濟互動。我們分辨了人口老化現象的細分趨勢(由於嬰兒潮一代的大部分現已退休,壽命總體延長的趨勢,)和標籤世代(千禧一代/「回聲潮」世代和Z世代對消費和勞動力市場的影響力日漸壯大,引致品味和價值觀方面發生相應的轉變)。

人口增長與移居

隨著健康護理有所改善和死亡率下降,全球人口在過去100年中翻了兩倍。人口增長的影響對個別國家和全球經濟都有著複雜的影響。儘管聯合國預料全球人口在未來幾十年將繼續增長,但該增長帶來貢獻正變得更加憂喜參半:預料歐洲和亞洲大部分地區的人口將有所下降,而大部分人口增長預計將來自非洲。國際移民流動的壓力或會對這些事態發展造成日益強烈的影響。

大趨勢組別:環境

氣候變化

對氣候變化的風險和影響加深了解和認識使人們更願意採取行動,在政策制定、個人和企業決策(緩解)方面訂立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範圍。與此同時,氣溫升高、海平面上升和極端天氣正變得每況愈下,令人們更加關注抵修復和適應氣候變化。

資源稀缺

經濟和人口增長繼續推動對原材料、能源、水和農業用品的需求。這令稀缺的地區和資源壓力加劇。有證據顯示這些挑戰使人們對資源問題的集體意識日益提高,繼而更積極推動政策行動、消費者行為和商業決策。資源稀缺的大趨勢涵蓋了從資訊到意識、再到行動的整條價值鏈。其中一個關鍵點是人們越來越關注資源效率解決方案,旨在將資源消耗與經濟和業務增長脫鉤。

環境質素

工業化對環境的影響加劇了水資源、空氣和土壤的污染程度。不斷惡化的環境品質對健康和福祉造成不利影響,同時也帶來經濟成本。環境保護和改善漸漸成為政策制定和商業活動的優先要務。

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

生物多樣性急劇消失的速度讓科學家們開始談論第六次大滅絕。在政界和商界,人們對生物多樣性喪失的知識水準正在迅速提高,加深了對生態系統服務和自然資本的相關不利影響,以及相關的經濟成本認知。解決這些問題的政策和行為變革將是未來幾十年的强大推動力。

大趨勢組別:全球治理

(去)全球化

全球經濟和社會體系內國與國之間的聯繫和依賴日益緊密。全球化涵蓋不同方面,其中某些方面越趨全球化,另一些則正在減弱。貿易在2007年達到高位,現在至少某些領域可能正產生逆轉;投資和旅遊/移民的趨勢方向尚不明朗,而資訊和文化的範疇可能仍在增長。

地緣政治緊張局勢

世界主要地緣政治主角之間的競爭局勢似乎將繼續升溫。中國在經濟和地緣政治上的超級大國地位持續上升,而美國則難以維持其領導地位,歐盟和俄羅斯等個別地區繼續有若干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