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高質量的人口老化

平均而言,全球人口正逐漸老化。各界必須重新思考目前健康服務與工作的規劃方式,方能適應人口老化的轉型趨勢。

people image

在英國,只要是年齡屆滿100歲的公民,即會收到由英國皇室發出的生日賀函。過去10年以來,可以獲得該皇室生日祝福的人口已增加70%。而人口老化現象不僅限於英國,人口結構的變化正在席捲全球—除了人口正在老化之外,生育率亦見下滑。根據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EIU)圓桌論壇指出,上述人口趨勢將會帶來全新的經濟挑戰,但嶄新契機也應運而生。

根據倫敦商學院經濟學教授Andrew Scott表示,人類壽命延長會帶來極深遠的意涵,對於健康、教育、工作與社會結構而言皆好壞參半,但各界往往對於相關影響的了解有限。Scott是《100歲的人生戰略》(The 100-Year Life)一書的合著者,此書探討人們如何在壽命延長的過程中,發揮最大的人生價值。

Scott表示:「20世紀時,大家普遍認為若預期壽命延長,退休後可享有更多休閒時光,但問題在於人們沒有相對應的本錢,以應付這階段所需。」 越來越多的人不得不延遲退休時間,同時也要調整進入、暫離職場的方式與時間點。教育也不再只是年輕人專屬,而變成我們一生可追求的目標。但這不僅僅是個人的決定,政府也需要創造一個能夠適應人口結構變化的環境。

Scott補充道,舉例而言,「新加坡非常注重為本地老齡人口提供醫療、預防性健康服務與成人學習機會,同時維持或調整長者的就業方式,確保長者可以繼續就業且延長退休時間。」

科技也有助人類適應壽命延長的趨勢,例如可透過應用程式或與醫生進行視像應診,進行健康監測。此外,根據經濟學人智庫總編輯與全球健康護理部門負責人Elizabeth Sukkar女士表示,先進的人工智能形式(例如社交輔助的人形機器人)將有望帶來效益。家居環境也可以重新設計,為身體狀況不佳的族群提供協助並維持其活力。

重點並不單單在於更長壽,而是要確保人們能針對壽命延長提早規劃。Scott教授表示,重點並非「讓我在變老時可以更舒服自在,而是幫我達到高質量的老年生活,表示當我80歲或90歲的時候,還能獨立自主,做自己想做的事。」

這樣的目標需要事前規劃,例如可以鼓勵中年人口善用40歲至50歲的階段,除了從事休閒活動之外,亦可透過教育習得新技能,方能在70多歲以後過著仍具生產力的生活,但前提是身體必須保持健康。

ageing population infographic

時時刻刻,不斷提升

透過改善飲食、提高運動量與減少吸烟等方式,人類的生活正不斷提升,因此人類壽命越來越長,也讓許多人得以延後面對健康問題。但健康並不是只有每下愈況一種可能,目前在科學界的努力下,希望能透過顛覆式的基因作法與尖端醫學,逆轉衰老帶來的部份影響。

例如,其中一個可能做法是器官再生。生技公司LyGenesis致力延長人類壽命,其行政總裁Michael Hufford先生表示,器官再生技術的發展是未來值得探索且深具吸引力的領域。該公司將淋巴結作為生物反應器(意即可增殖細胞的生物工廠),用於培養可運作的微小器官。未來這項做法理論上可以「取代許多不同的器官,包括肝臟、腎臟、胰臟與胸腺。」

因此,雖然全球人口正在邁向老化,但仍可透過不同方式促進長者健康、在更長的歲月中提高生產力,同時減輕部份年輕扶養人口的財務負擔,並提升整體生活品質。

若欲進一步了解人口老化的未來趨勢,敬請收聽 New Foundations廣播(僅供英文版)

關於

Mega

Mega旨在引起公眾對如何創造更有效經濟和社會的深入討論。

全球大趨勢是塑造地球的社會經濟、環境和科技的強大力量。經濟數碼化、城市急速擴張和地球自然資源枯竭等,是其中一些轉變國家管治方式、企業運營模式和個人生活方式的結構性趨勢。

Photo of Mega

更多關於